2023年6月27日,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承办的第二十四届(2021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评奖会在杭州举行。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集团董事、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 ,上海古籍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吕健,古工委主任徐俊到会致辞。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主持会议。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郑林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要闻部主任、高级记者章红雨,《中华读书报》副总编辑王洪波,华东地区18家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总编办主任等出席了今天的评奖会。评奖会由中国版协古工委副主任高克勤主持。
本次共有18家出版社2021年度出版的133种图书参评,最终评选出2021年特等奖11种,一等奖 28种,二等奖 47种,古籍优秀通俗读物奖15 种。
中西书局《汉代隶书异体字表》获特等奖,《〈中论佛护释〉译注》《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经济文献译注》获一等奖,《简帛人物名号汇考》《八千卷楼书事新考》获二等奖,《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增补新版)》获古籍优秀通俗读物奖。
获奖图书一览
第二十四届(2021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
特等奖
《汉代隶书异体字表》
于淼 编著
本字表广泛搜集汉代简、帛、金、石及传世字书中的隶书字形,并对异体字进行整理,收录字头四千余个,可为研究汉语史、文字发展演变规律及研习书法者提供必要参考。字表充分吸收学界文字考释意见,以《说文》收录文字形音义为正字依据,其下收录异写、异构字,以字形为第一判定依据,兼顾词义和用法,所收字形图版参考了以往公布的不同版本,选取照片或拓片质量较高、字形较完好者,后附出处,部分字形附辞例及按语,用以说明相关用法、异体关系或排列依据。末附笔画检字表与拼音检字表,以便检索。
第二十四届(2021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
一等奖
《<中论佛护释>译注》
叶少勇 著
公元二三世纪的印度论师龙树开创了“中观”思想体系,其后可分为中观古学与今学两系。其《中论颂》奠定了大乘佛教的义理。佛护对该颂所作注释《中论佛护释》为中观古学的思想样本,其于古代只有藏译,而无汉语译传。本书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叶少勇副教授积十余年之功,对《中论佛护释》进行的完整汉译和注释,内容基于作者对西藏博物馆藏、新比定出的两部梵文贝叶残本《中论颂》《中论佛护释》所作的详细文本校勘和深入的文献学研究。作者通过对此次新发现的梵文贝叶残本与《佛护释》相关的写本和经典的对比、考释,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梵文、藏文学养,将《佛护释》置于整个《中论颂》阐释文献网络中审视,最大程度地恢复了《佛护释》的原貌。该译注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版本价值,在《中论颂》及其相关研究中具有突破性和开创性,是《佛护释》汉译本的集大成者。
《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经济文献译注》
郭丹彤 主编
郭丹彤 杨熹 梁姗 译著
新王国时期(前1550—前1069)是古代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存世文献中有大量经济文献,充分反映出其国家社会成熟多样的特点。本书搜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文献79种,结合学界既有研究成果,重新编排、译注,分五大类(土地清册、税收、财产交易、财产继承和转让、社会经济状况)呈现,为中文读者提供第一手的文本资料,既可供学者研究之用,又可以让爱好古代埃及文明的读者看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埃及文献。本书上编“象形文字编”将圣书体文字以计算机排版方式转录。以《韦伯纸草》为例,其上5200多行文字,既保留了纸草上的红色标记外,也保留了行号、节号。本书下编“转写与译注”对文献进行了逐行转写与译注,为读者理解象形文字音、义提供极大的方便。
第二十四届(2021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
二等奖
《简帛人物名号汇考》
王辉 著
本书对战国至汉初简帛典籍及部分文书中所见的人物名号进行整理研究。结合传世文献与甲骨金文及其他出土文献材料,广泛搜集各家研究成果,主要关注名号异文、疑难名号及名号中疑难字的释读等问题。
《八千卷楼书事新考》
石祥 著
本书是关于清末著名藏书家丁氏八千卷楼的专题研究。本书深入考述八千卷楼与书相关的史事,包括丁氏访书、藏书、著书、编书、刻书经过,以及八千卷楼藏书聚散、丁氏与同时代学人的交游等,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八千卷楼藏书史考”,聚焦丁氏搜集藏书—损毁—再搜集—分售江南图书馆的过程,考述丁氏与同时代学人之间以搜访、通假、传抄书籍为中心的交游事迹。中编“丁氏著述新证”,重点探讨《善本书室藏书志》《八千卷楼书目》及《武林藏书录》等三种丁氏著作的体例与内容特点,还原其编撰过程。下编“丁氏编刻丛书考”,考察丁氏编刻《武林掌故丛编》等六部丛书的背景、缘起、过程,丁氏师友交游与其丛书校刻的关联,各丛书所用底本等问题。
第二十四届(2021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
通俗读物奖
《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增补新版)》
[日]冨谷至 著
刘恒武 译
《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共六章,依次为“有关纸的发明”“纸以前的书写材料”“木简和竹简”“简牍述说的书写世界”“楼兰出土的文字资料——木和纸的并用”“由汉到晋——由简牍到纸”。全书视角新奇独特,从“书写材料”的嬗变角度入手,围绕汉晋前后书写材料变迁的主线,探究书写材料及其所蕴涵的文书行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又以文书行政体系变化进而引申出政治制度的演进。这种看似囿于简牍又超越简牍的探究方法,给读者一种全新感受,使我们在了解书写材料变迁的同时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汉晋前后中国行政体系的演进,这种探究方法,无疑为相关学者提供了具有启迪意义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