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小吏连续14年的日记,何以成为考古史传奇发现 | 睡虎地西汉简牍发布

时间:1/8/2024 2:53:21 PM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简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意义。

      1975年,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部的睡虎地墓地,沉睡了2000多年的秦代竹简出土,这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秦简。2006年,在同一墓地发掘的77号西汉墓,获得2000多枚简牍。11号秦墓与77号西汉墓,南北相距70米,入葬时间相隔60年,均出土大批重要简册,是中国考古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发现。

1月6日,《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在武汉大学举行。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出土简牍整理与研究”成果,整理工作得到“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支持,出版得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并列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的“简牍高质量整理出版工程”重点项目,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合作编著,上海中西书局出版。

《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何为“质日”?“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出土简牍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教授陈伟介绍,“质日”在传世典籍中了无踪迹,通过简牍才知,乃是秦至西汉时期一种流行的文献形式,通常是以一年的历表为基础,记写公私事务,类似今天的日志、日记。

      “质日”有的写有行为者的名字,有的略而不书。此前有学者根据岳麓秦简质日认为,未写行为者名字的才是质日主人本人所记。睡虎地汉简质日中,未写行为者名字的记载,与写有“越人”名字的记载,往往前后关联。通过比对、联系,可以发现这些质日的记写者正是睡虎地77号墓的墓主——“越人”。

      “越人”又是谁?通过简文记载可知,“越人”家住南郡安陆县路里,爵位是公乘,长期任“官佐”,先后在安陆县县署及阳武乡履职,约卒于文帝后元七年。存有700多枚竹简和成千残片的“越人”所记写的《质日》,包含从前元十年(前170)至后元七年(前157)连续14年的记录,是迄今所见秦汉“质日”跨度最长、年份最多的一次发现,数量超过目前所见其他六批质日共九篇的总和。

2006年11月3日,汉丹铁路一施工队为加固铁路路基,在云梦火车站北面铁路三孔涵洞东端北侧的铁路护坡上打井建防护桩,下掘至约5米深处,发现一座古墓。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云梦县博物馆立即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睡虎地77号汉墓发掘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熊北生介绍,这一墓葬所处局部环境特殊,墓坑整体位于铁路石砌护坡之内,西端已进入铁路路面下方,北、南两侧分别抵近建筑物和涵洞口路面,可以实施有效开掘的区间十分狭窄。墓坑不能完全揭露,但已将椁室全部暴露清理,椁室内清理出的淤泥也均经淘洗,整个墓葬资料基本完整可靠。经过整理和初步研究得知,简牍可考的书写年代从西汉文帝五年(前175)到后元七年(前157),内容有质日、文书、簿籍、律典、算术、书籍和日书等,为研究西汉早期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和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持续14年的《质日》、保存完好的《算术》和律典、关于黄河漕运的司法文书,为出土汉代简牍所仅见,尤其珍贵。通过简牍对墓主信息有如此多了解,也相当罕见。

如果用当下通俗的语言来形容,《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就是西汉一位基层小吏连续14年的日记。其学术价值何在?

《质日》(部分)

      陈伟解释,睡虎地汉简质日是传世史籍无载的全新资料,其记事内容可以与同时出土的官府文书和私人簿籍对照,激活历史记忆。比如在历法方面,司马迁《史记·历书》对秦和汉初历法的记述只有寥寥数语,感叹“历度闰余,未能睹其真也”。当时历法的具体情况一直无从得知。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元光历谱,天文史学家根据所见的朔闰干支进行推算复原。由于材料过少,推算的方法和结果存在分歧。用睡虎地汉简质日中保存较好的11个年头的历法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与陈久金、陈美东在《临沂出土汉初古历初探》所作的历表完全一致。此外,对“腊”“三伏”等历法,对后世失传的“出种”等,睡虎地汉简质日都提供了资料。

      又如职官制度,越人的任职经历是西汉早期基层吏员的一个样本。他任官佐十五年,未能升迁。睡虎地汉简质日记事有大量“兼”与“守”的记录,可以丰富当时官吏兼职和代理的认识。分析相关记录,可以发现“兼”不脱离本职,而是在履行本职的同时兼理他事,因而需要本职官署与兼职官署邻近,本职与兼职的秩级相同或相近。“守”则暂时脱离本职事务而专注于守职,本职官署与守职官署的距离远近影响不大,不过仍然考虑吏员履职的便近。关于“守”的记录所见,本职与守职秩级相当之例远多于本职秩低而守职秩高之例,这与既有认识大相径庭。“兼”与“守”的根本区别在于脱离本职事务与否。越人兼任的记录集中于在县署任职时,守职的记录多见于就任阳武乡佐后,正是“兼”“守”之别的具体呈现。睡虎地汉简质日记有阳武乡、阳武亭,乡亭同名,阳武乡吏与亭吏互守的情形,增进了关于乡亭关系的认知。再如汉代重要的经济制度“户”与“算”,汉代的地理与交通、徭役,西汉早期县的分等,质日所记均丰富了今人的认知。

《质日》(部分)

   简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意义。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为开端,在一代上海出版人的努力下,一大批简牍整理项目先后落地上海。近年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由中西书局陆续推出,《北京大学藏秦简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加快出土文献整理研究成果的出版利用,作为出土文献出版高地的上海,责无旁贷。

“《睡虎地西汉简牍》出版项目启动于2016年,因残片较多,缀合、定位的工作难度较大。《质日》卷文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对了解当时的历法、时令等很有价值,更可由此了解汉代基层官吏‘越人’连续14年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编辑们的案头工作也因此变得生动起来。”中西书局社长秦志华介绍,《睡虎地西汉简牍》项目将完整收录所有简牍的图版、释文及发掘报告、文字编等,从《质日》卷开始,计划分8卷出版。在第一卷《质日》出版后,中西书局将与整理研究团队联手,加快推进《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二辑、第三辑的编辑出版工作,力争年内出版,同时通过《出土文献》期刊和电子书数据库等数字化平台建设,搭建更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

《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由中西书局出版

本社新闻
新闻动态
图书简讯
书评书摘
在线视频
图书
版别
主题
中图
期刊
辞书研究
数字产品
数据库
APP下载
下载中心
图书馆
图书销售
微店
淘宝自营店
发行中心
邮购
关于我们
本社简介
荣誉
联系我们
官方二维码

上海辞书出版社网站

上海辞书出版社公众号

中西书局公众号

辞书出版社官方微博 weibo.com/shcishu